从化钟楼古村是目前发现保留最为完整的古村之一,是广州市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它有百多年历史,为欧阳氏族人在清咸丰年间所建好的大宅院建筑,面积近15000平方米。
古村以欧阳仁山公祠为中轴线,左右两边共有7条巷,每条巷子的两边是民居,每一路是7户,共有49户,每一户的两廊相能对望,这种建筑形式被成为“守望相助”,可以很方便地互相照应,一家有难,众人相帮。
景点地址 广州市从化区神岗镇钟楼村
开放时间 全年全天开放
民居的布局则为三间两廊,墙有三层,夹在内外两层的中间层,是不规则的废砖,盗贼根本不可能撬墙而入,且家里没有窗户,只有门和墙,只有屋顶一块约20厘米宽的明瓦,阳光从那瓦片洒漏下来,很有韵味,这样的设计,一是用于防盗;二是房间阴凉的需要。
景点:
欧阳仁山公祠是建村者欧阳枢与欧阳载兄弟为纪念父亲欧阳仁山而建的,是目前从化发现规模最大的祠堂。砖木石结构,硬山顶式,共有99个门口,取“九九归一”之意。公祠左4巷右3巷,每个巷口另有门楼,上有巷名。
民居的布局则为三间两廊,民居的一门、一墙、一趟栊,都凝聚着当年人为“防卫”费煞的苦心和智慧。民宅的墙有三层,夹在内外两层的中间层,是不规则的废砖,盗贼根本不可能撬墙而入。
1、钟楼古村位于广州市从化区神岗镇,是广州市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是目前发现保留最为完好的古村落之一,为欧阳氏族人在清咸丰年间所建的大宅院建筑。
2、钟楼村以欧阳仁山公祠为中轴线。公祠是建村者欧阳枢与欧阳载兄弟为纪念父亲欧阳仁山而建的,占地面积2500多平方米,是目前从化发现规模最大的祠堂。砖木石结构,硬山顶式,共有99个门口,取“九九归一”之意。
3、公祠左4巷右3巷,每个巷口另有门楼,上有巷名。过门楼,巷中间是一条花岗岩砌边、青砖铺底的排水渠,依地势步步而上。巷两侧是三间两廊的民居,每排7户,前后毗连,共49户,每一户的两廊相通对望,小至孩子的照看,大至防止盗贼入屋,均可以很方便地互相照应,一家有难,众人相帮。此为“守望相助”的建筑形式,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

4、据欧阳氏后裔欧阳宇团回忆默写出来的《钟楼记》记述,钟楼村建于清朝同治已末年(公元1862年)。整个村落依村后挂金钟山而建,座西北向东南。村口有座门楼,开一小拱门,上书“钟楼”二字。
5、广州这座城市的名声,除了其是一线城市之外,也是一个美食的天堂,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广州其实也藏着不少古村,说到古村,人们又会想起广州的黄埔古港的石基村,其实,黄埔古村,虽说也有一定的历史,但是,随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留下来的原物却越来越少,少到了找不到、看不见的程度。
6、属于广州市的钟楼古村,非但看得见、摸的着,而且,几乎保留着原味。160多年前的建筑都是古建,没有翻建,没有重建、没有修旧如旧,没有大规模保护性的抢修。
7、广州市从化区神岗镇的钟楼古村,人少到极致,景美到精致,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同时,享受古朴与宁静,是摄影、古建等爱好者的天堂。

8、钟楼古村,是一个纯粹的旅游景点,在未开放前,建议大家及早前往,我怕被某些旅游开发公司商业化开发之后,原味丧失的同时,铜臭味却来了
继续阅读
- 客服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从化荔枝
- 关注公众号了解更多
-
评论